以『古』鑑今打開性別的多元想像─性別考古學帶來的省思」線上講座

性別議題是許多老師所關注的,2025年學會與歷史學科中心的第一場講座,與老師們分享性別視角為考古學帶來的省思。

本次講座江芝華老師首先從考古學讓人們連結比自己更宏大的「過去」,以多樣、科學方法分析材料,兼具驚奇發現、感性追尋與科學研究方法切入主題。然而考古不僅揭示過去本身,更呈現各時代考古學、人們與過去之間的複雜關係形構與價值框架。

接著老師舉出考古學發展最初即有女性參與,卻在80年代以降才對考古詮釋與展示對過去的想像可能是立基於性別偏頗的視角進行反省批判,一併看見學科田野裡的性別、倫理議題。考古家重新檢視「女採集、男狩獵」的推論,投射了當代性別分工的想像。也看見統計雜誌中呈現合理化「美國傳統性別意識」而不一定貼近研究對象的現象。其他案例如對土耳其加泰土丘空間展現權力與性別的重新研究,以及推翻維京戰士墓主因武器而直接連結為男性的假設與爭議。講座中的案例一再顯示我們現在對性別的框架,深深影響了我們如何解釋過去社會,若未反省檢討,此性別框架又將反過來影響當代社會。透過考古家對性別考古學的省思,凸顯考古思維與考古工作需要貼近物質和非物質上的線索,更需注意各種詮釋架構在其中的作用。

講座最後江老師也提醒,我們可能誤以為台北市已經沒有關於這塊土地更豐厚歷史的線索,卻仍然能夠在市中心台北刑務所的場域中找到史前與歷史時期人們生活的痕跡。我們接觸過去的場域可能一直都在,透過考古發現與對考古學的省思,重新打開視野。

#謝謝各位老師跟我們一起認識不同主題的考古

#敬請期待今年的其他考古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