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毋需報名,歡迎所有師生參加;惟防疫期間請遵守相關規定(如配戴口罩、量測體溫、實名制與現場人數管控等|
講題:Ciyakang原住民考古學實踐
講者:鍾國風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時間:2021年11月19日(週五)15:00
地點:臺灣大學水源校區行政大樓人類學系 201 教室
演講摘要
1980年代以來,考古學與政治緊密結合,往昔被殖民統治或被邊緣化的社會群體,透過利用過去伸張其土地所有權、神聖遺存歸屬與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權利。此現象反映西方考古科學與原住民之間的長期權力拉鋸關係,以及當代考古學存在價值所面臨的挑戰,考古學進而反思其理論方法與實踐上的殖民包袱,因而促使「原住民考古學」(indigenous archaeology)發展。
臺灣從1980年代解嚴以來,本土歷史論述逐漸成為顯學,同時原住民社會持續面臨土地權利、傳統領域、文物與遺骸歸返、文化與歷史主體性等相關權利受損的考古爭議事件。原住民考古學的實踐,勢將有助於消弭臺灣考古學與原住民社會之間長期處理於價值衝突與權力失衡的不對等狀態。
距今4000-2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至金屬器時代初期的支亞干(Ciyakang)遺址,有著璀璨的玉器工藝技術,為台灣史前考古學研究玉器文化最具象徵性的考古遺址。在近代,1914年被迫集團移住於Takaday(範圍與支亞干遺址重疊)土地上的太魯閣族人,逐漸堆疊出屬於近代支亞干部落族人的考古地層,訴說著當代傳統領域的土地權利。
每個世代都有其活動所積累的考古地層,往昔考古學研究者以考古學的知識和價値體系去衡量這塊土地與埋藏的文化資產,較著重在早期人群物質生活遺留的科學性研究與文化資產保存制度的建置。然而,當代考古行動更支持原住民族土地與文化遺產等相關權利的社會實踐。近期在支亞干,透過共同參與和研商「支亞干倡議」,一方面研擬支亞干遺址的管理與維護機制,達到守護地主土地權益與支亞干遺址文化經濟的永續性。二方面,試圖論述原住民族在島嶼臺灣歷史與文化發展的連續性與主體性,伸張其擁有述說自身過去的合法權利。
最新留言